春节期间的梅城街头。市民响应防疫号召,少出门、不出门。(钟幸钰 摄)
●本报记者 钟幸钰春节是合家团聚、热闹非凡的时光,然而今年春节却大有不同。突如其来的疫情减少了亲友见面、聚会的时间,减少了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,但细细品味,在这些“不同之处”仍然能感受到人们对于新一年的期待。
今年过年不出门
宅在家中云拜年
这个春节,许多市民都“打破”了传统,没有上街凑热闹,也没有到亲戚家拜年,大街小巷安安静静。
市民小邱对此深有体会。大年三十晚,他和朋友到梅城江北老街吃宵夜,没想到“网红”老街今年人气寥寥,他笑言,“老街上没几个人,我和朋友反而因为没抵挡住‘舌尖的诱惑’,成了过路人眼里的‘奇葩’。”
连日来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。1月23日晚,广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。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,梅州根据一级应急响应的要求,公告停止节庆活动以及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。
不少市民纷纷在社交平台转发“今年春节不聚会不串门”等倡议,呼吁在家“云拜年”(即:仅通过网络拜年,不当面接触就能送新年祝福)。
今年51岁的市民钟先生告诉记者,一开始他不太能理解“云拜年”,觉得过年的礼节不能少,但在看完新闻、听完儿女解说后,他意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。“我现在也开始出门戴口罩,大家都注意一下比较好。”
今年过年住新房
安置房中迎新春
“我家住23楼,从阳台望出去,视野特别好。”江南新城吉祥安置区住户小杨一边给记者展示自家阳台的风景,一边介绍说。
小杨一家是梅江区三角镇湾下村村民。2014年,一家人满怀希望和憧憬,搬离生活了多年的自建房,等待回迁安置。在他们原本生活的地方,旧房子陆续拆迁,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,江南新城逐现雏形。
2018年9月,吉祥安置区19栋1996套房,由嘉应新区管委会代表梅州市政府正式移交至梅江区政府,“力争让回迁群众在两个月内领取钥匙、装修新房。”
小杨说,自己家2018年参与了安置区选房活动,2019年10月,他们住进了崭新的楼房里。“2014年搬出去后,我们家连续好几年没在梅州过年了。”今年是小杨在吉祥安置区的新家里度过的第一个春节,“在自己的家过年,有种比较强烈的归属感。”
今年过年看春晚
亲人团聚话家常
快快乐乐看春晚,平平安安过大年!除夕夜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《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》播出,市民大多选择和家人留在家里,一边看春晚,一边话家常。
“今年感觉安静很多,听不到喧闹的鞭炮声,电视音量不用调高了。”家住梅江碧桂园的市民林女士告诉记者。
据了解,自2020年1月1日起,梅州城区烟花爆竹禁放区域进一步扩大,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城北、城东、东山谷碧桂园、三角镇等地,面积在原禁放区域基础上扩大了约38平方公里。
记者从梅江区城北镇了解到,为确保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取得预期成效,积极营造村民了解、支持、参与烟花爆竹禁放工作的浓厚氛围,城北镇通过在涉及禁燃区的村悬挂宣传横幅、张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范围示意图、村干部将宣传资料发放到户、用森林防火车进行广播宣传等方式,加强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宣传。
林女士介绍说,往年春节期间总能听到周边此起彼伏的鞭炮声,今年安静了不少,“我觉得不是放鞭炮放烟花才是‘年味’,和家人一起在客厅吃东西、讨论春晚,也是‘年味’,平常都是吃完饭各自回房间,这个氛围比较难得。”
今年过年不逛街
公众场合戴口罩
春节期间,记者走访发现城区街头、公园、商圈等人流稀少,尤其是逢节假日便人气高涨的商业综合体,如今仅有寥寥数人。市民响应防疫号召,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,在家过大年。
据了解,1月26日,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出通告,公共场所不戴口罩将被处罚。这是粤防疫指办2020年头号通告,也是广东迄今发布的最严格防疫通告。
通告发出次日,记者走访发现,大多数市民到超市、商场等公共场所能自觉佩戴口罩。
今年过了个“不一样的年”,家家户户闭门谢客,串门的人少了,上街的人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电话、短信、微信拜年……但亲人团聚、互相祝福的精神内核没有改变,家家户户重视疫情防控,重视健康安全,也寄寓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