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区故事多 2019年05月05日  

  □陈彦儒

 “就你事多!”毛仔真想狠狠扇自己一巴掌。

 业主微信群却闹翻了天,甚至个别苗头还含沙射影指向自己,好心却惹了一身骚。

 毛仔是某市某部门住宅楼的业主,这座孤零零的一栋楼分三个单元,住了四十几户人家。

 毕竟是机关部门兴建的楼房,质量总体还不错,唯一的遗憾是小区很小,没有物业管理。

 近些年随着某市楼价水涨船高,某部门公职人员防通货膨胀齐齐买新房置业,小区有三分之一住房换了业主,另一些不缺钱的主儿则将房屋长期出租。

 最近一年多来,毛仔突然发现私家车一下增加了很多,晚一些回来,根本找不到停车位,只能冒着“抄牌”风险把车停在偏僻一些的公路边。

 原来,除了大量租户购置了新车外,周边新建的几个小区业主,为了省几个停车费,把这个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当成了“免费停车场”。

 怎么办?常有应酬的毛仔无奈下,一家家敲开邻居的门。大家一致决定杜绝外来车侵占车位,必须去装门禁。

 装什么品牌的门禁?费用如何收?谁来收?装门禁扯到收费、管理等等问题,大伙拿定主意:要先成立一个业委会。

 到居委会报备之时,毛仔和邻居高兴得直搓手,原来,某市有一条规定:对老旧小区更新改造,市里将拨款二十万元。

 “楼房用了二十年,下水道常常出现堵塞现象,吸肥车都叫了好几回了。”邻居李姨眉开眼笑说:“如果有这笔资金,可以把小区的下水道进行统一修缮。”

 另一位女邻居却在出门后,再三告诫毛仔和李姨,千万千万别把二十万维护款的事透露出去。

 好消息还不止这一条,没隔多长时间,社区工作人员带了一个短发女子过来,据短发女子介绍,他们公司生产门禁,价值四万元的设备可以免费提供给小区,“但是未来维护,除了维护费用外,每次上门要加收五百元一次的服务费。”

 召开业委会成立筹备会议时,众多租户都不参加,租房的业主却积极赶来参加。

 当提到一年收管理费、停车费各三百元时,一位业主站起来反对,称这些费用不能收低了,要翻番。

 毛仔定睛一看,这位矮墩墩的业主很面熟。哦,他想起来了,十年前,自己刚搬进小区时,作为楼长的自己带着环卫所的员工前去收两元钱一个月的清洁费。“你有什么资格收我的钱?”这名业主气势汹汹指着自己的鼻子,很嚣张地把门一甩,“砰”的一声,刺耳的响声在楼道空间回旋着。当时,七层楼,环卫所才只收到两三家清洁费用。

 两元钱,对于年终奖加月薪超过十万的公职人员来说很大吗?究竟是有铺盖大还是有铜锣大?毛仔苦笑着摇了摇头。

 一晃眼,十年过去了,为何该名公职人员一反常态?是追求进步了还是别有所图?毛仔看着他发言,看着他坐下,看着他小口小口品着茶,忽然间恍然大悟:他的房子租给别人,这是个拥有重点小学的学区房,管理费收多少都由租客承担。他巴不得赶走现在的租客,借机大幅提升房价。

 门禁装好后,一堆新问题又涌现了。

 甲说:“到年底,多收没用完的管理费会退还给大家吗?”

 乙问:“装了门禁后,快递、煤气工、送水工如何进来?”

 丙表示:“古人云,无利不起早。‘管理费’应该收多少?是要经过一半以上业主同意才行。”

 ……

 微信群内,业主们唾沫横飞板砖滚滚吵翻了天……一同组建业委会的女邻居也对毛仔产生了意见,原先只是个别业主对其锁住天台种花养盆景有意见,有了业委会以后,好几位业主连横合纵,在微信群一唱一和,纷纷反对她占用天台之举。毛仔长叹一声:“好人难做啊,这年头!”